不只是消费:解构产品设计美学与消费社会的心理分析

潘妮的头像 潘妮 编辑推荐人气:0时间:2022-12-20

不只是消费:解构产品设计美学与消费社会的心理分析

不只是消费

解构产品设计美学与消费社会的心理分析

  • 作者:沃夫冈‧乌利西
  • 译者:李昕彦
  • 出版:商周出版
  • 年份:2015年07月
  • 语言:繁体中文
  • 页数:256 页
  • ISBN:9789862728376

我们消费的不只是商品,更是品味、风格和生活主张!

在现今世界,就连日常消费产品也都要满足最挑剔的美学要求,甚至像上流社会所用的精品一样奢华登场。

在《不只是消费》里,乌利西劈头就扬弃了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对于消费文化的批判。行销是个骗术吗?血拼只是原始冲动吗?他说,不是。“正好相反,消费和阅读一样,都可以是一种文化行为;选择对的胡椒罐也可以证明品味和判断力,就像决定要读哪一本书一样。”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使用的东西,不只有使用价值,更有其符号力量。购物是很复杂的事,产品不仅样式要对应,情境也要对应。就像我们晚餐时不用菜刀切鱼,不会用水杯喝葡萄酒,特定情境要用特定的沐浴乳,这一切代表的,其实是文化的精致化。

乌利西以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为喻,试图拉近消费产品和艺术作品的距离,正因为消费产品的生产和艺术作品的创作其实是殊途同归的。作者更认为:消费者可以变身为有教养的公民:好的设计也有教育的功能,它甚至比其他大众媒介更能对人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部真正将文化批评、艺术理论和消费心理学熔于一炉的杰出作品

对于产品设计、美学经济、市场行销以及消费文化的分析尤为鞭辟入里

推荐序 一场关于消费与行销的明辨 林孟苇

导 读 《不只是消费》导读 贺瑞麟

第一章 虚构的价值

时下有许多产品不仅拥有功能,而且还有其意象。它们和生活风格或时代精神遥相呼应,唤起它们所要的联想。

第二章 产品推出的影响

一般人之所以愿意掏钱,主要在于商品本身提供有趣的印象。制造商不必花太多工夫保证自家产品的使用价值,反而是将大笔经费投入在极致优雅的形象塑造上。

第三章 情境法西斯主义

消费文化是从强势的产品推出发展出来的,说得极端一点,可以说是一种“情境法西斯主义”。

第四章 消费的多神论

没有任何消费商品和品牌是至高无上的,倒是很多产品都承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而且能提供一点救赎或意义。

第五章 消费成瘾者

有别于几十年前为了追求独立和自由而脱离劳动和消费的循环的反抗者,现在的冒险者清楚知道产品如何建构整个生活世界,如果没有这些点点滴滴的意义和情绪,没有那些兴奋剂,生活会是何等的煎熬。

第六章 隐喻的道德

一旦人们认识到,隐喻和情节对于知识、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影响有多么强烈,就会主张更严格而谨慎地看待这两样东西。

第七章 心安理得

人们寻求赦罪,想要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就像是中世纪的先民一样,期望预约灵魂的救赎,只是这次是在俗世里。

第八章 消费的诗歌

当社会进入“图像转向”,我们也确立了一件事:愈来愈多的图像将取代过去的诗歌,成为集体记忆的入口。

第九章 价值资本主义

企业的目标不再只是尽可能获利,而是追求第二个目标,宣扬主题、构想或理想。

谢辞

注释

TAG:产品设计 美学 消费心理

更新于2022-12-20

相关书籍

分类导航